近日,在广西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下,该校师生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师生们通过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全面了解湘江战役的悲壮历史;通过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学习编织草鞋,深切感受红军将士的艰苦奋斗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要把学习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目标。
“七一”前后,前往红色革命景区和纪念馆、博物馆缅怀先烈的游客多了起来,其中不乏年轻群体“Z世代”的身影。“Z世代”主要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是接受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群体之一。根据同程研究院发布的《红色传承·“Z世代”红色旅游消费偏好调查报告2021》显示,“Z世代”是红色旅游的绝对消费主力,在红色旅游人群中占比约为61%。是什么吸引了“Z世代”的目光?什么样的产品能获得“Z世代”的青睐?本报记者通过走访各大红色旅游目的地,探析“Z世代”心中的红色旅游胜地。
“Z世代”成为红色文旅消费主力人群
6月25日,在四川省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门口,齐凌为自己的18岁生日留下了一张照片。“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让人激动得全身起鸡皮疙瘩的讲解。”齐凌说,此次到巴中通江的生日旅行让他深入了解了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苏区的历史,对他是一种激励。
6月24日,携程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显示,6月份前往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数,相比5月呈现双位数增长。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80后”游客占比41%,亲子家庭红色旅游占比近三成。由此可见,红色旅游不再是中老年人的特殊情怀,也成为年轻人了解激情澎湃的革命年代的生动教科书。
“‘Z世代’人群正在成为红色文旅消费的主力人群。”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革命文物处处长刘伟国说。高考结束后,到黑龙江省的孙吴要塞、东宁要塞、虎头要塞等红色旅游景区的学生游客明显增多,“Z世代”群体参加红色旅游已呈现规模化趋势。
丰富的红色旅游产品供给是吸引“Z世代”群体的关键因素。各地红色旅游景区将红色历史文化与红色演艺、体验课程等沉浸式、互动式的旅游体验结合起来,为红色旅游注入新鲜活力。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陕西壶口瀑布景区,《黄河大合唱》以山水交响实景演出的方式呈现,让“90后”观众小马激动不已,感觉被带入那个青春与热血的年代。
6月17日,江西省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和赣南师范大学成立“纪念馆+高校”融合发展联合体。纪念馆把深情讲演与情景嵌入融为一体,推出“苏区精神永放光芒”情景故事讲演,为新时代大学生打造“情景里的红色思政课”和“故事中的党性锤炼课”。
“新技术的应用为展品呈现提供了新的思路,红色旅游的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山西省霍州市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推出的红色快闪店、红色IP主题房车展等创新产品,更加贴近年轻人的文旅消费偏好,吸引年轻游客纷至沓来。
面对“Z世代”红色文旅仍需深度挖潜
一直被视为中老年游客追忆历史、忆苦思甜的红色旅游,为何引来“年轻化”浪潮?业内人士分析,这得益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宣传营销的多元化覆盖以及当下年轻人极强的文化自信。
“在历史曾经发生的地方再一次真实地重温与观看,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在陕西延安游玩的“00后”游客小谢说。相较于传统观光,年轻人更喜欢依托于历史景观而创造性发挥的生动表达。
尽管“Z世代”已成为红色旅游的重点群体,很多景区也在竭尽全力引流增效,但在产品开发、游览方式、价格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李守军坦言,当前针对“Z世代”群体游客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少、精品红色旅游景区少、精品红色旅游纪念品少,青少年红色旅游产品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拉近红色旅游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是当今旅游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虽然小谢的延安之旅很尽兴,但他也表示,对于学生而言,当地旅游演艺的票价有点高,希望能更多地推出面向学生群体的优惠票,让更多学生和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消费得起。
产品同质化也是很多红色景区对年轻游客吸引力不足的原因。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三园三馆”在2021年游客接待达到770多万人次。“但一些游客跟我们反馈,几个场馆展出的内容过于雷同,反复观看会让人感觉枯燥。” 桂北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总经理鲍同华说,这是因为对红色资源的挖掘还不够,导致“去哪都一样”。
“‘重游轻教’的走马观花,或‘重教轻游’的枯燥乏味是目前山西红色景区存在的问题。”山西商务国旅的工作人员小许认为,单一的方式很难让年轻游客对红色文化有更深的体会,应把红色旅游“玩”出新花样,让更多年轻人自愿加入传承红色历史的队伍中来。
圈粉“Z世代”各地探索初见成效
红色旅游如何获得“Z世代”的青睐?“得‘Z世代’者得天下,要抓住市场,必须先了解这个群体。”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副教授曹世武分析,“Z世代”群体消费行为具有偏好社交性、兴趣驱动、注重颜值等特点,因此他建议要着力文化创意、科学技术的赋能,构建“红色+”产业体系。曹世武认为,文化创意和科学技术是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两翼:一方面要结合“Z世代”的关注点,加强红色文化创意开发,打造红色文化IP,使红色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相融合,从而激活、提升其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技术增强红色景区吸引力,通过与全息、VR、AR、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合,提升红色景区项目的可视化效果和体验感,改变传统红色场馆的静态展陈。
从创新红色表达、丰富旅游体验的角度,各地红色旅游景区都做出了探索和尝试,希望通过旅游让红色教育“润物细无声”。桂北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研发了不同形式的红色研学课程。2021年,该中心与湖南卫视共同研发了音乐党史课,通过听音乐、唱红歌,了解音乐背后所代表的红色历史,以音乐诠释和传递红色精神。
融媒体技术领域学者李媛研究了利用短视频传播山西红色文旅的路径。她认为,短视频带给观众的冲击不可小觑。为此,山西于2021年推出“历史的足迹”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以打造网红打卡快闪店、红色IP主题房车展等为核心,集中展示一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大大提高了山西红色旅游的品牌知名度。
东北烈士纪念馆设计推出“探秘兵工厂”触控游戏,高度还原七星砬子密营兵工厂车间。游客可以亲自动手体验锻造、管线、装枪、试射、标记等枪械生产加工过程,在互动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串联起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的“熊猫专列”通过“交通+住宿”的差异化体验,戳中了年轻游客的喜好,在微博、抖音、B站等以年轻用户为主的网络平台成功出圈。在接下来的暑期,“熊猫专列”将开通更多“红色旅游”专列,这意味着红色旅游在主动需求下将有更多年轻化的契机。
江西省南昌市打造的革命旧址沉浸式实景剧《那年八一》实现了红色演艺的创新。不同于以往舞台剧常见的“坐着看”,《那年八一》采取了当下备受推崇的新型观演形式——“走着看”。观众换上军装成为剧中人,参与剧情发展,亲身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陕西延安同样在红色演艺创新上做足功夫。《延安 延安》《黄河大合唱》等一系列红色旅游演艺囊括了沉浸式实景体验、山水交响实景演出、表演秀、情景剧等多种演绎方式,更好地满足年轻游客对红色文化创新性叙述表达的渴求,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内涵和精神。